湖北省经信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冶金等四个优势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湖北省经信委阅读数:603

为加快推进全省冶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冶金等四个优势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的意见》(鄂政发[2013]29号)的精神,特制订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行动目标

以冶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以“两计划一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兼并重组,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技术装备水平,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产业链延伸和协同,促进节能减排和“两化”融合,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内外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控制总量,调优存量,集约发展,提高质量”原则,通过5年努力,到2017年力争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省内前5家钢铁企业产量占全省总量的比例由60 %提高到90 %以上。

2.产业竞争能力形成新优势。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和大企业,武钢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集团,主营收入超过5000亿元;大冶有色集团跨入千亿元行列,主营收入达到1500亿元;新冶钢、鄂钢2家企业主营收入超过500亿元;培育5家主营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

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全部达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标准,武钢、新冶钢和骨干中小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铜冶炼全部采用闪速熔炼、奥斯迈特(艾萨)熔炼、氧气底吹熔炼等先进冶炼工艺;铝电解全部采用大型预焙槽电解工艺,铜冶炼总回收率达到97%以上。

4.品种质量进一步改善。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瞄准国内外钢铁制造先进水平,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推进钢铁高新材料产业化,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下游行业转型升级。特殊钢占比由4.8%提高到10%。长材、板材、管材比例由34:60:6调整为40:50:10。400兆帕及以上高强螺纹钢筋产量占比超过90%以上。

5.生产性服务业得到较快发展。加快促进企业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钢铁、有色金属相关产业收入分别达到2100亿元、1000亿元,分别占主营收入的32%、40%。

(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重点骨干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3%以上,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三)两化融合水平不断提升。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并加速向集成应用、协同应用发展。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信息化在企业得到广泛应用。

(四)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升。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要求,彻底淘汰所有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钢铁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25%,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6千克、烟(粉)尘排放量不超过1.15千克,新水消耗不超过4.0立方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7%以上。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到300千克标煤/吨以下,电解铝直流电耗下降到12500千瓦时/吨以下。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

(五)经济效益跃上新台阶。2017年,全省钢铁、有色金属产业主营收入达到6500亿元、2500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3.7%、16.1%。

二、主要任务

(一)服务支持武钢建设国际一流钢铁企业集团

发展目标:加快战略布局调整,做强做优主业;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主辅业协调发展;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增强盈利能力;加快“走出去”战略实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钢铁行业前列,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的目标。到2017年,省内生产规模控制在2500万吨以内,集团主营收入达到5000亿元,其中钢铁主业收入3000亿元,相关产业收入2000亿元。

调整路径:1.优化布局做强主业。巩固和完善武钢股份三大产品基地建设,扩大冷轧硅钢片、汽车板、家电板、高性能工程结构钢等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鄂钢现有产品品种的成系列配套,建设优质高线和大盘圆等生产线,形成优质专用板材、优特钢棒线和高效钢材深加工三大系列产品。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武钢股份在装备、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工程技术集团为基础平台,以设计和高新技术研发为龙头,以公司产业链及区域经济密切结合,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做大做强冶金工程技术、通信及企业信息化、电子产品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产业,尽快实现武钢高新技术产业突破性发展,并带动公司相关产业发展,把武钢本部建成冶金产业创新基地,为全省以及国内冶金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3.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钢材深加工、国际贸易、循环经济、物流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工程和生产服务、金融服务、耐火材料、后勤服务和社会服务型产业。4.提高资源全球化配置效率。充分利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支持,加快全球化铁矿、煤矿等战略资源基地建设和其它多种矿产资源开发,发挥武钢在矿石开采及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实现矿产资源业快速发展。5.稳步推进联合重组。按照“布局优化、优势互补、市场控制、资源协同、技术共享、产业链延伸”原则,在国内外尤其是省内寻找目标企业,积极开展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等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

专栏1技术创新重点

01 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

非高炉炼铁技术,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钢材强韧化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大型电炉设备成套技术,薄带连铸短流程产业化技术,工业核心工艺控制器系统(CCTS)研究与开发。

02 新产品、新材料技术

核岛压力容器钢板、核电发电机转子锻件合金钢、核电蒸发器传热管用钢生产技术;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蒸汽管、过热器、再热器用钢,高中压电转子用钢生产技术;油船用高品质耐蚀船板、特种耐腐蚀油井管生产技术;高强高韧汽车用钢、高品质轴承钢、齿轮钢等生产技术。

03 节能减排新技术及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技术

高炉富氧喷吹焦炉煤气技术,高炉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鼓风炼铁技术,烧结脱硝脱二?英技术,电炉炼钢中二?英类物质的减排技术,高炉渣、钢渣等显热回收利用技术,共伴生矿、难选冶矿应用技术。

支撑项目: 1.投资150亿元技术改造系列项目:一硅钢技术改造,新建一条硅钢连续常化酸洗机组,冷轧镀锡板生产线项目,一冷轧电镀锡生产线系统改造,武钢江北公司二期续建,襄阳长材、汉钢搬迁改造。2.投资26.8亿元鄂钢40万吨钢材加工配送项目、80万吨大园盘棒材新建项目、4300 mm宽厚板续建项目。3.投资100亿元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包括电子产业园、冶金工程技术产业园、企业信息化及工业自动化产业园、环保节能产业园、新材料设备产业园。

(二)加快新冶钢高品质特殊钢研发生产基地建设

发展目标:积极开展高品质特殊钢技术和产品研发,结合淘汰落后提高装备水平,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把新冶钢建成国家高品质特殊钢研发和生产基地,高合金中厚壁特种无缝钢管、高合金钢锻材、合金钢棒材生产基地,国民经济发展、重大工程建设以及国防军工等重要领域所需关键特殊钢产品制造基地。2017年,公司生产规模控制在年产特殊钢材350万吨以内,主营收入达到500亿元,其中钢铁主业收入400亿元,相关产业收入100亿元。

调整路径:1.开展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根据国家《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积极与高校院所合作,争取国家高品质特殊钢重大基础研究、关键材料开发、先进生产技术开发及示范工程等项目。2.提高装备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流程。以提高装备水平与生产效率、重点产品的规格和钢种系列化为前提,加快淘汰落后装备,配制先进适应的工艺设备,合理确定各工序设备型式和产能,促进无缝管、棒材、特冶与锻造三大生产系统与产品专业化分工紧密协调发展。3.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坚持以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为原则进行产品定位,追求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据高端位势,逐步扩大产品覆盖面和市场份额,产品档次、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4.实施精品战略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战略合作资源优势,以用户为导向,延伸产业链,保持较高的热处理和管加工比例,适当保留银亮棒材产能,提高产品综合附加值,强化服务手段,通过服务来赢得稳定的市场,抵御行业周期波动的风险。

支撑项目:1.结合淘汰落后投资35亿元建设1座178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公辅设施技改项目,新建优质特殊合金钢棒线生产线项目。2.投资20亿元建设汽车零部件和高铁车轴产业园项目。3.投资25亿元建设机械加工中心项目。

专栏2特殊钢发展方向

01 推广应用特钢生产技术

特殊钢高洁净冶炼技术,电渣熔铸、真空冶金等特种冶炼技术,均质化、细晶化凝固技术,精准成分控制技术,控制成型技术,特种成型技术,精准热处理技术。

02 重点发展的关键特钢品种

高铁等重大装备用高品质轴承钢、车轴钢、弹簧钢,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耐热钢,汽车等制造业用高档齿轮钢,高抛光性能、高耐蚀性能工模具钢,特种耐腐蚀油井管,航空航天零部件用特殊钢,高档数控机床用特殊钢,核电机组用特殊钢,工程机械用高强度高硬度合金结构钢,高温合金及特种合金材料,特种合金钢管、银亮材、精密冷带等深加工产品。

03 特钢重点工艺技术开发

大型锻件生产线,超大规格圆坯连铸,特种钢板热处理,高等级特钢型材生产线。

(三)实施联合重组改造提升中小钢铁企业素质

发展目标:以优势骨干企业为主体,加快推进全省中小钢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按照产能等量减量置换原则加快实施集中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形成产品差异化发展新格局。到 2017年,在不新增产能原则下,中小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控制在1300万吨以内,主营收入达到1000亿元,把中小钢铁企业改造成装备一流、工艺流程一流、节能环保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企业。

调整路径:1.加快推进联合重组。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以武汉顺乐、大冶金安、枣阳立晋、荆州群力、十堰丹福为主体,对省内中小钢铁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组建湖北金盛兰、湖北新鑫、湖北立晋、荆州群力、湖北丹福五家企业集团,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土地、环保等法律法规,综合运用差别电价、财政奖励、考核问责等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将上大与压小相结合,淘汰落后与新上项目相结合,促进落后产能尽快退出市场。按照国家规定淘汰所有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关闭9家小企业。3.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围绕高强度螺纹钢筋生产和品种开发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供应能力。完善高强度螺纹钢筋生产及加工配送体系。结合国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借鉴江苏、河北、云南等地应用高强度螺纹钢筋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快400兆帕、500兆帕高强度螺纹钢筋的推广应用,促进建筑钢材升级换代和减量应用。4.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生产汽车用钢、高档工模具钢、家电用钢、型钢等产品,实现差异化发展。

专栏3 钢铁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

01 烧结、球团和炼焦生产工艺装备

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土烧结矿、热烧结矿工艺,8平方米以下球团竖炉,土法炼焦(含改良焦炉),单炉产能7.5万吨/年以下或无煤气、焦油回收利用和污水处理达不到准入条件要求的半焦(兰炭)生产装置,炭化室高度4.3米(捣固焦炉3.8米)以下常规机焦炉。

02 炼铁、炼钢生产工艺装备

400立方米及以下的炼铁高炉,200立方米及以下的专业铸铁管厂高炉,生产地条钢、普碳钢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机械铸造用钢锭除外),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15000千伏安及以下(30吨及以下)炼钢电炉,5000千伏安及以下(公称容量10吨及以下)高合金钢电炉。

03 轧钢生产工艺装备

复二重线材轧机,叠轧薄板轧机,横列式棒材及型材轧机,普钢初轧机及开坯用中型轧机,热轧窄带钢(600毫米及以下)轧机,三辊劳特式中板轧机,直径76毫米以下热轧无缝管机组,三辊横列式型线材轧机(不含特殊钢生产)。

04 落后产品

热轧硅钢片,I级螺纹钢筋产品,Ⅱ级螺纹钢筋产品 (按建筑行业用钢标准和建筑规范要求淘汰),25A空腹钢窗料,普通松弛级别的钢丝、钢绞线。工频和中频感应炉等生产的地条钢、普碳钢及以其为原料生产的钢材产品。

专栏4 钢材产品升级方向

01 建筑业

适应减量化用钢趋势,重点发展4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螺纹钢筋、抗震钢筋、高强度线材(硬线);在钢结构建筑领域重点推广高强度、抗震、耐火耐候钢板和H型钢的应用。

02 机械行业

重点发展高强度、低合金中厚板和高强度棒材,提高钢材产品质量稳定性。

03 汽车业

重点发展700兆帕及以上高强度汽车大梁板,780兆帕~1500兆帕高强度汽车板,高强、超高强帘线钢等产品。提高产品表面质量和质量稳定性。

04 家电业

重点发展高强度、薄规格家电钢板,提高板材表面质量、平整度,推广使用钝化或耐指纹膜处理的镀铝锌钢板、热镀锌无铬钝化板、无铬彩涂板、电工钢环保涂层板等绿色环保用材。

专栏5 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重点

01 铁前节能减排技术

低温烧结工艺技术,烧结烟气脱硫、脱硝技术,小球烧结技术,链篦机-回转窑球团技术,球团废热循环利用技术,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煤调湿技术,捣固炼焦技术,焦炉、高炉利用废塑料技术,高炉高效喷煤技术,高炉脱湿鼓风技术,高炉干法除尘技术,高炉热风炉双预热技术,转底炉处理含铁尘泥技术。

02 炼钢、轧钢节能减排技术

转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转炉负能炼钢工艺技术,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除尘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低温轧制技术,在线热处理技术,轧钢氧化铁皮综合利用技术。

03 综合节能减排技术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原料场粉尘抑制技术,双膜法污水处理回用技术,能源管理中心及优化调控技术。冶金渣综合利用技术,综合污水处理技术,余热余压综合利技术。

支撑项目:1.湖北金盛兰集团高强钢筋产能置换改造项目。2.湖北新鑫钢铁集团高强钢筋、汽车用钢、无缝钢管、棒材产能置换技术改造项目。3.湖北立晋钢铁集团高强钢筋、汽车用钢、高档工模具钢及型钢产能置换技术改造项目。4.荆州群力钢铁集团高强钢筋产能置换改造项目。5.湖北丹福钢铁集团高强钢筋产能置换技术改造项目。

(四)着力推进有色金属产业提升计划

发展目标:壮大优势骨干企业集团,合理开发省内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加强再生金属回收利用,壮大“城市矿产”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加快延伸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链,提升铜铝冶炼技术,增加特色产品,做强铜、铝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到2017年,有色金属主业主营收入达到2500亿元,其中相关产业收入过1000亿元以上。

提升路径:1.壮大骨干企业规模。深化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与大冶有色的合作,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整合省内优势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加大技术投入,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开发省内铜、金红石和稀土等矿石资源及其深加工利用,延伸产业链。积极开发海外矿产资源,提高资源保障能力。2.发展精深加工。加快中铝华中铜业、大冶有色、中科铜箔、丹江铝业、湖北中一科技、大冶铝材产业集群、鑫鹏铜材等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铜铝精深加工,开发生产铜(铝)杆、板、箔、线及合金产品等,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着力打造百亿产业集群,尽快转变我省铜深加工比例低的状况。3.扩大新品种。依托我省资源优势,环保高效开发利用银、钒、铌稀土、钛、镁等有色金属资源。加快十堰、咸宁市含钒石煤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石煤提钒新技术及装备研究,做精做强钒产业深加工,加大钒在钢铁中的用量,开发钒在新领域的应用,形成产业链。4.推进节能减排。大力推广自热强化熔炼和电解工艺技术,设备和自动控制技术,湿法冶金节能技术,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电解铝液直接连续制备合金铸造坯或铸轧板坯技术,有色金属加工节能技术。加快推进“国家城市矿产利用示范基地”和“湖北谷城再生资源园区”建设。着力发展废旧家电、电池等废弃电子物回收拆解和废铜废铝等稀贵金属回收利用。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防治,实现清洁生产。

专栏6:有色金属行业落后产能淘汰目录

铜: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炼铜工艺及设备(2011年),铜线杆(黑杆)生产工艺,无烟气治理措施的再生铜焚烧工艺及设备,50吨以下传统固定式反射炉再生铜生产工艺及设备。

铝:铝自焙电解槽及100KA及以下预焙槽(2011年),利用坩埚炉熔炼再生铝合金、再生铅的工艺及设备,铝用湿法氟化盐项目,1万吨/年以下的再生铝,4吨以下反射炉再生铝生产工艺及设备。

铅:采用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落后方式炼铅工艺及设备,1万吨/年以下的再生铅项目,未配套制酸及尾气吸收系统的烧结机炼铅工艺,烧结-鼓风炉炼铅工艺。

锌:采用马弗炉、马槽炉、横罐、小竖罐等进行焙烧、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生产氧化锌工艺装备。

其他有色金属:采用土坑炉或坩埚炉焙烧、简易冷凝设施收尘等落后方式炼制氧化砷或金属砷工艺装备,烟气制酸干法净化和热浓酸洗涤技术,再生有色金属生产中采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项目。

专栏7 有色金属技术开发重点

01 重点开发技术

氧气底吹及侧吹连续炼铜技术、闪速炉短流程一步炼铜技术、高温高浓度溶出浆液高效分离技术、底吹电热熔融还原炼铅技术、闪速炼铅新工艺、红土镍矿绿色湿法冶金技术、镍锍连续吹炼技术、新法炼钛技术、等温熔炼炉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赤泥分选用超导磁选机和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等。

02 重大节能技术

氧化铝节能技术、铝电解节能技术、多热源内热式电热法生产镁技术与装备、低品位红土镍矿生产镍铁节能技术、海绵钛节能降耗技术、镁电解多极槽技术、大型充气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烟气制酸低温位热回收技术等。

03 精深加工技术

高洁净、高均匀性合金冶炼和凝固技术,中厚板固溶及预拉伸技术,高性能铸造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制备及深加工技术,镁合金腐蚀控制及防护技术,18微米及以下压延铜箔压延及表面处理工艺技术, 高质量引线框架材料合金制备及加工工艺技术,钛铝合金及加工成型技术,钛合金模锻件锻压、型材挤压、大型铸件、异型管棒丝材成型技术。

04 重点前沿技术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快速评估与勘查基地优选、地下金属矿山智能化采矿关键技术与装备、生物提取金属、有害元素的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金属复合材料及难加工金属电塑性加工技术、先进材料制备技术、低碳技术等。

专栏8 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工程

01 污染源综合治理工程

包括治污设施升级改造、污染源环境风险防控设施建设、工业园区重金属“三废”集中处理处置、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项目等。

02 落后产能淘汰工程

包括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区域产业政策中处于淘汰类别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符合产业政策但经过限期治理难以稳定达标的项目。

03 民生应急保障工程

包括对饮用水源形成严重威胁的尾矿库加固项目、饮用水水源地土壤修复项目、应急饮水工程建设项目等。

04 技术示范工程

对采选冶炼清洁生产技术、含重金属污染综合处理处置、废铅蓄电池资源化利用、污染源治理技术、污染修复等技术开展示范试点。

05 清洁生产工程

主要是以通过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力度,减少生产工艺过程中重金属副产物或污染物产生,从源头降低环境风险的项目。

支撑项目:1.大冶有色低品位铜矿综合利用,10万吨铜冶炼扩建、30万吨阴极铜改造、20万吨铜深加工、金红石矿开发及钛深加工,形成年产5万吨金红石矿、4万吨高档钛白粉、2万吨钛材项目。2.十堰铌稀土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3.中铝华中铜业新增1.5万吨铜加工项目。4.十堰益民2万吨高精无氧铜及铜板箔项目。5.湖北中科铜箔1万吨电解铜箔生产线。6.丹江口铝业5万吨特种铝板带箔。7.美亚达集团40万吨彩铝板带生产线。8.湖北幸福铝材10万吨工业型材生产线。9.宜昌德凌10万吨铜材加工项目。10.湖北鑫银贵金属集团500吨白银、3吨黄金和50万吨铜铅锌项目。11.荆门格林美废弃电子物回收加工项目。12.湖北金洋新增20万吨再生铝及深加工项目。13.湖北晶洋实业氮化钒项目。14.郧西平凡矿业公司钒加工项目。15.中部矿业公司五氧化二钒及深加工项目。

(五)大力发展钢材和有色金属产品精深加工

发展目标: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建立企业与下游用户战略合作机制,发展钢材及有色金属产品深加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产品价值和企业服务功能,促进由生产商向服务商转变。到2017年,钢材年深加工能力突破2000万吨,年铜精深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铝型材深加工能力达到70万吨。

发展路径:1.加快阳逻钢材深加工基地和江夏钢铁物流产业园区的建设。根据武汉周边汽车业、造船业、装备制造业和建筑业的用户需求,重点发展大型钢结构产品、现代桥梁钢构、建筑钢结构(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厂房、住宅)及船舶运输设备等产品,建设完备的剪切配送仓储物流中心。2.加快黄石钢材深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重点发展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退火板、电工板等产品。3.支持鄂东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加快与鄂重重型机械、鄂钢弛久板簧、鄂钢扬子重型机械、光大船业、新力板簧等下游企业的产品配套,重点发展船板、桥梁板、锅炉容器板、精品长材。4.支持团风进一步壮大钢构产业规模。发展超高层异型结构钢以及特殊结构钢,形成系列钢构产品。5.支持宜昌发展金属产品深加工。服务于建材、汽车、家电、轻工制品、仪表、玩具、小五金、饮料包装和装潢装饰等行业的涂镀板产品。6.延伸有色产品产业链。加快大冶有色、中铝华中铜业、中科铜箔、丹江铝业、湖北中一科技、大冶铝材产业集群、鑫鹏铜材等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铜铝精深加工,开发生产铜(铝)杆、板、箔、线及合金产品等,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重点项目:1.武钢集团鄂钢40万吨钢材加工配送项目,武钢江北基地F400冷弯型钢、钢结构、精密带钢二期、热轧高级产品加工中心项目、江夏基地钢结构项目。2.大冶有色20万吨铜深加工,中铝华中铜业新增1.5万吨铜加工项目。3.团风钢结构产业集群钢结构加工、钢贸市场、物流等27个重点项目。4.黄石山力百万吨冷轧镀锌板项目。5.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达产项目。

专栏9 钢铁产品加工关联产业链

建筑业:为大量的钢筋产品、线材制品、PC预应力钢丝、冷弯型钢、钢结构产品提供市场。

道路建设:为钢筋产品、线材制品、钢绞线、镀锌护栏提供市场。

汽车业:为激光拼焊板、弹簧制品、焊丝、坚固件、钢帘线、传动配件提供市场。

电力业:为中厚板、钢绞线加工及其它配套加工提供机会。

地质勘探:为管道深加工和配套件提供机会。

石油工业:为中厚板深加工(钻井平台)、大口径石油管道、天然气管道加工提供机会。

家电业:为涂镀板加工及配套件提供机会。

专栏10 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产品发展方向

铝:高性能铝合金半固态坯料及零件,涡轮发动机压叶轮材料,汽车铝合金板,航空航天用2系、7系列铝合金及材料,铝锂合金,深冷设备用铝合金板材,大型、超大型及微型铝合金工业型材,可焊铝合金薄板,超高纯铝,高压阳极铝箔等。

镁:耐热铸造镁合金,低成本挤压型材,高性能镁合金挤压型材,大截面镁合金中空型材,宽幅镁合金板材,镁合金铸轧板材,镁合金热轧板材,镁合金薄带材,镁合金精轧薄板材,镁合金锻造汽车轮毂,镁合金锻件等。

钛:优质宽幅冷轧纯钛板材,高性能宽幅钛及钛合金厚板,钛合金型材,钛及钛合金带材,大规格宽厚钛合金板材,高精度、宽幅钛合金薄板材,大规格钛合金棒材及特征锻件,紧固件用丝材、大型钛铸锭及锻件,新型钛合金结构材料,专用钛合金材料,钛及钛合金模锻件,钛基多孔材料等。

铜:铜合金引线框架,高强高导新型铜合金接触导线,无铅新型环保铜合金,高性能无铍弹性铜合金,高性能耐蚀镍铜合金,铜包铝,低松比雾化铜粉,高纯铜合金溅射靶材,压延铜箔等。

其他有色金属:镍基高温合金、镍基合金无缝管,镍基金属多孔材料,高性能球形氢氧化镍,高性能锌合金,无铅锡焊料、锡化合物,先进锑阻燃材料,纳米晶及特粗晶粒等高性能硬质合金、ITO靶材、大规格钨钼靶材、核级锆材等高性能稀有金属材料等。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和工信部等十二部(委)《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精神,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自愿、政府引导原则,统筹兼顾国家、地方、企业和职工多方利益,落实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在财政、税收、金融服务、债权债务、职工安置、土地、矿产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认真做好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加强高校院所和骨干企业的资源整合,健全共性技术研发体制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鼓励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研发。落实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财政、投资、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三)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实施兼并重组结合淘汰落后的产能置换技术改造。经批准的产能置换技术改造规划方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相关市政府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环境评价、贷款授信、电力供应等方面应优先予以支持。

(四)强化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开展钢铁企业能效强制性标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数据及使用、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逐步实施钢铁企业污染排放在线监控,及时掌握钢铁企业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对钢铁企业能源审计、环境监测结果,对现有工序能耗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的,适时向媒体公布。

(五)促进“两化”融合。以推进武钢、大冶有色等重点企业“两化”融合为示范,推动全省钢铁有色企业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集中采购、企业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普遍应用。推进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管理网络化,产品流通信息化。

(六)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钢铁、有色金属产业政策,严禁违规新建扩大产能的钢铁、有色金属项目。加强产业政策与科技、金融、财税、投资、贸易、土地、资源和环保等政策衔接,形成联合推进机制,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健全统计监测体系,把握行业运行动态,及时发布相关信息,避免盲目发展与重复建设,引导和规范产业有序发展。


加快推进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省石油和化学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集约、绿色、跨越发展,整体提升我省石化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冶金等四个优势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的意见》(鄂政发[2013]29号)的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行动目标

以提升全省石化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创新引领、内涵发展、绿色安全、优化环境的总体要求,加快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进生产工艺、提升装备水平、促进“两化”融合、提高产品质量、开发高端产品、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我省石化工业从生产初级化工原料向规模化生产高端石化产品转变,从分散经营向集约、集聚、集群发展转变,从粗放型生产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实现石化大省向石化强省跨越。

(一)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乙烯系列产品形成规模,有机化工快速发展,新领域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比重进一步提高,初级化工原料、高耗能产品比重大幅下降。高端石化产品比重由40%提高到70%以上。

(二)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培育壮大一批行业技术领先、经济实力雄厚、综合竞争力强的行业骨干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以上企业2家、新增10家过100亿元企业,行业前20家企业规模占比超过50%。

(三)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全行业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炼油、乙烯、有机化工、纯碱、烧碱、硫酸、湿法磷酸、化肥、精细化工等主导产品生产技术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全行业先进技术装备比重达到70%以上。形成一批知名自主品牌,优质产品率达90%以上。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安全隐患大和工艺设备落后的石化生产企业(装备、生产线)。

(四)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布局合理和规范性化工园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重点石化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建石化企业(项目)全部进入化工园区,80%以上的现有石化企业有序迁入园区。基本建成武汉、荆门石油化工基地,宜昌、荆门、襄阳磷化工基地,应城、潜江盐化工基地,荆州、宜昌精细化工基地,武汉、宜昌、襄阳、鄂州化工新材料基地等。

(五)“两化”深度融合。主要石化产品生产领域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骨干石化企业实现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综合集成应用。

(六)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石化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总量控制,废水、废气、固废基本得到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到2017年单位工业增加值单位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较2012年分别下降20%、18%以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氨氮排放、氮氧化物排放较2012年分别下降12%以上。

(七)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全省石化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规模达到8500亿元。

二、主要任务

通过方案实施,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石油化工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化肥大省向化肥强省跨越,优化发展磷盐化工产业,改造提升煤化工产业,壮大精细化工综合实力,培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从而建成一批规范化工园区,培育一批石化产业集群,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促进我省石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石化工业向产业集聚、生产节约、产品高端化转变,全面提升全省石化工业整体竞争力。

(一)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石油化工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中石化武汉公司、荆门公司进行1000万吨炼油技术改造、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即将投产的良好契机,以武汉化工区、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为依托,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优化产品方案,提升油品质量,完善乙烯产业链,实现炼油与乙烯原料互供和优化,“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构筑石油化工产业、化工物流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三大产业集群,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生态型、科技型化工园区,积极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区和长江中游重要的化工物流基地。2017年全省炼油及石油化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

发展重点:

1、全面建成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确保尽快投产达标。

2、加快中石化武汉公司、中石化荆门公司1000万吨炼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双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3、增加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催化重整等二次加工能力,提升装置水平,提高成品油等级。

4、积极采用组合工艺技术,加大炼油副产物回收利用,实现油化的有机结合,降低吨油能耗和物耗。

5、优化乙烯、芳烃产品结构,提高三烯、碳5、碳9、苯等产品总收率,打造环氧乙烷、碳五、碳九、芳烃、丙烯、橡胶、生物质等七大产业链,重点发展工程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三大合成材料产业,优先建设聚乙烯、聚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环氧氯丙烷、醋酸乙烯、乙丙橡胶、EVA树脂、苯乙烯、乙二醇醚、乙醇胺、聚乙烯醇、聚苯乙烯、EO/EG等系列产品项目。

支撑技术:

1、催化裂化制取低碳烯烃、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固定床渣油加氢、催化重整等技术。2、渣油沸腾床加氢、浆态床加氢、悬浮床加氢、灵活焦化等重油深度加工技术。3、欧Ⅳ、欧Ⅴ更高排放标准的清洁油品生产技术。4、欧Ⅴ排放标准的燃料标准,为实现低成本清洁汽柴油质量升级提供技术支撑。5、催化裂化多产轻质烯烃、催化重整多产芳烃、加氢裂化多产化工原料技术,利用低值原料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炼化一体化技术。6、高档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技术。7、减少CO2排放和硫资源回收在内的节能环保技术。8、新型碳五分离技术。9、乙烯下游产品及副产物深加工应用技术。

支撑项目:

1、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2、中石化武汉分公司10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3、中石化荆门分公司10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4、淄博鲁华泓锦公司2万吨碳五树脂、7万吨碳九分离、3万吨碳九树脂、 14万吨乙烯裂解燃料油综合利用、3万吨双环戊二烯、5万吨异戊二烯、5万吨异戊橡胶等项目。5、武汉凯顺公司60万吨碳四液化气芳构化项目。6、湖北科普达公司5万吨SMC复合材料、20万吨废旧塑料再生项目。7、湖北泰克公司轧钢用工业润滑油项目。

(二)实现化肥大省向化肥强省跨越

支持化肥企业实施不以单纯扩大化肥产能为目的,以质量品种、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提高行业生产技术水平,逐步形成以生产高效化肥为主导,以生产高端化学品为特色,以骨干企业为引领的大中小化肥企业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基本建成宜昌、荆门、襄阳、孝感、武穴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基地,宜昌、潜江尿素生产基地,应城氯化铵生产基地。2017年全省化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

发展重点:

1、优化化肥结构。积极开发中(微)量元素肥料、缓控释肥、生物有机化肥、按配方施肥要求的掺混肥、专用肥料等高端化肥品种。努力开发我省钾矿资源,培育发展钾肥产业。适度发展硝基肥料、熔融磷钾肥料等多元肥料品种。

2、实施“肥化”结合。鼓励大中型化肥企业以合成氨、氢气、一氧化碳、甲醇、磷酸等为原料开发高端化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支持中小化肥企业转产精细化工产品。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以高效煤气化技术和IGCC动力系统结合为基础,采用型煤、富氧气化、醇烃化、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合成工艺,对合成氨、尿素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尿素生产技术水平。应用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废水超低排放、废气废固综合利用等技术,实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加大硫酸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

4、加大对磷矿伴生资源氟、硅、碘、镁、稀土、锶、钒、钛、铀等有用元素高效回收利用,建成一批硫铁矿铁资源回收、中低品位磷矿制酸、磷石膏综合利用、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项目。

5、鼓励优势骨干化肥企业对省内化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地位、国际一流的大型化肥领军企业。

6、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技术、市场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落后化肥产能,为优势企业腾出市场、资源和环境空间。加快淘汰10万吨/年以下硫铁矿及硫磺制酸装置、5万吨/年以下复混肥装置、5万吨/年以下的合成氨装置、10万吨/年以下普通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装置、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不到年产生量15%的磷铵装置、单套生产能力6万吨以下磷酸装置及没有配套建有规范的磷石膏堆场的磷铵装置。

支撑技术:

1、低能耗制氨技术,原料路线优化技术,联产和再加工技术,新型节能化肥催化剂、提高化肥利用率技术和化肥废料综合利用技术;2、大型磷复肥生产技术、磷肥生产过程中的循环经济技术及低品位磷矿石综合利用工业化技术;3、开发氯化钾、硫酸钾等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化技术;4、肥料复合化和专用化技术。

支撑项目:

1、三宁化工公司合成氨能量系统优化、碳铵改尿素节能改造。2、华强化工公司30万吨双塔尿基复合肥、60万吨尿素、5万吨三聚氰胺技术改造。3、鄂中化工公司82万吨/年磷石膏综合利用制蒸汽免烧砖。4、金源公司合成氨、稀硝酸、硝酸铵及复合肥技术改造项目。5、金华润公司15万吨三聚氰胺、5万吨三聚氰胺树酯、1万吨三聚氰胺泡沫等综合利用项目。6、泽东公司合成氨系统节水节电三废综合利用、硫酸、两钠尾气治理项目。7、祥云公司长效缓控肥料、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8、湖北瓮福公司2万吨无水氟化氢、50吨粗碘回收项目。9、湖北六国化工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

(三)优化发展磷盐化工优势传统产业

充分发挥我省磷矿、盐矿资源丰富优势,根据“总量控制、优化淘汰、拓展下游、技术创新”整体思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优化发展磷化工、盐化工产业,使我省磷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积极引导现有磷盐化工企业向化工园区转移和集中,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的磷盐化工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构建我省磷盐化工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基本建成宜昌、荆门、保康、大悟等为主的磷矿采矿和选矿基地,宜昌、荆门、襄阳、武穴等为主的磷化工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宜昌、应城、潜江等为主的盐化工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2017年全省磷盐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

发展重点:

1、加大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综合利用力度。以部省合作建设“宜昌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为契机,大力推广磷矿资源全层开采技术,推进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攻关和尾矿资源回收利用。

2、大力发展黄磷循环经济。改造提升黄磷提纯及磷酸精制技术,积极开发黄磷下游高端化工产品,重点发展食品级磷酸盐、饲料级磷酸盐和特种磷酸盐。积极发展磷酸酯、亚磷酸酯、膦酸酯等磷系阻燃剂,亚磷酸酯类、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等磷类抗氧剂,磷系水处理剂,含磷药物和药物中间体等有机磷化学品。开发准电子级、电子级、半导体级磷酸及磷精细化学品。加大黄磷尾气、黄磷渣的回收利用。

3、鼓励和支持骨干磷化工企业分级利用湿法磷酸。发展高纯化、超微细,具有特种功能和专用性的精细磷酸盐产品。推动湿法磷酸替代热法磷酸生产工业级、饲料级、食品级、电子级、医药级磷酸及精细磷化工产品。

4、继续提高离子膜烧碱产能。以氯碱化工为龙头,发展高聚合度、高抗冲、掺混、共聚特种PVC和乙烯法PVC。发展有机氟、有机硅、聚碳酸酯、MDI、TDI、氯化法钛白粉、氯化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及其他高技术、高附加值有机氯产品。推广应用汞防治技术、国产化离子膜和阴极电解等先进技术。

5、提高重质纯碱和干燥氯化铵产能比例。利用先进煤气化技术,做好纯碱副产品和废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支撑技术:

1、氯碱用离子膜国产化技术,零极距、氧阴极低槽电压离子膜法电解制烧碱技术,减少汞排放的无汞触媒技术,废盐酸制氯气等综合利用技术。2、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丙烷和聚氯乙烯产品的精细化、专用化和系列化技术等。3、全热能回收热法磷酸生产,大型脱氟磷酸钙生产装置。4、中低品位磷矿采选与利用,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5、优质钾肥及各种专用肥、缓控释肥的生产技术,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10万吨/年及以上湿法磷酸净化技术。

支撑项目:

1、兴发集团1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15万吨离子膜烧碱、1万吨漂粉精、10万吨片碱和1万吨电子级盐酸项目。2、宜化公司20万吨/年湿法磷酸精制项目。3、江汉油田盐化总厂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10万吨环氧氯丙烷、6万吨氯代异氰脲酸、2万吨漂粉精和10万吨树脂粘合剂项目。4、新都化工60万吨联碱技术改造项目。5、仙桥化工30万吨氯碱项目、8万吨糊树脂项目。6、天门盐化公司芒硝矿等盐化工项目。7、益和化学50万吨双氧水项目。8、黄麦岭200万吨磷矿采矿、选矿及磷加工项目。9、湖北山水公司离子膜烧碱、特种树脂项目。10、龙蟒公司300万吨磷酸盐、60万吨钛白粉项目。11、金华润利用三聚氰胺尾气制100万吨重碱、100万吨氯化铵项目、30万吨氯碱装置及130万吨真空制盐及热电联产项目。12、武汉联德公司精细磷化工产业园项目。13、亚克公司磷酸酯阻燃剂、间硝基苯胺项目。14、湖北双环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改造项目、节能减污综合治理项目、离子膜烧碱和联碱项目改造等。15、湖北祥云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及精细磷酸盐项目。

(四)改造提升煤化工产业

通过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总量控制等方式,加快实施“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开发差别化和高附加值产品,积极应用清洁生产、高效转化、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促进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煤制芳烃、煤制乙醇等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相关工作,突破性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 2017年全省煤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

发展重点:

1、支持煤化工企业利用合成氨、氢气、一氧化碳等原料开发甲醇、乙醇、二甲醚、己内酰胺等有机化工产品,支持湖北三宁公司20万吨自己内酰胺项目。

2、鼓励甲醇、乙醇、二甲醚就地加工转化,加快醇醚燃料在民用燃气和替代汽柴油方面的应用。适度发展乙醇汽(柴)油、生物柴油等新型燃料。

3、加快大中型内燃式电石炉改造为密封式电石炉,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减少废弃物排放量。支持聚氯乙烯企业兼并、改造省内电石企业,实施优化组合。

4、跟踪新型煤化工发展动向,力争建成一批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示范工程项目。支持中石化湖北化肥公司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

支撑技术:

1、以煤气化为龙头,以甲醇及甲醇下游产品为主体的能源化工生产技术;2、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多元料浆加压气化、非熔渣?熔渣分级气化等新型煤气化技术,3、费托合成技术(16万吨级)、水煤浆气化技术(6.5MPa,激冷流程)、干粉煤气化技术1200吨/天以下)、合成气净化(100万吨以下)、合成气净化技术等大型粉煤气化,煤转化、煤化工系统催化剂及煤基多联产等关键、共性技术。4、依托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中大型甲醇合成技术(60万吨以下)、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等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的煤化工装备国产化和成套化技术。5、醋酸?醋酐联产、甲醇蛋白、甲醇芳构化、合成气制混合醇等煤化工深加工技术。6、密封式电石炉生产技术,空心电极技术、石灰窑尾气中二氧化碳回收技术。

(五)发展壮大精细化工产业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加强技术创新,加快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分离技术、绿色化学等与精细化工相融合,促进产品进一步高档化、精细化、复合化、功能化,积极开发高性能、专用性强、绿色环保的精细化工产品,注重产业集群、工艺清洁和产品多样,提升精细化工产业能级,扩大经济效益,进一步壮大精细化工产业综合实力。 2017年全省精细化工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

发展重点:

1、农药行业。大力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环保农药新品种,发展环境相容性好、使用方便的微乳剂、悬浮剂、水剂等新型农药剂型。淘汰落后产能,禁止生产、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组建大型农药集团,减少农药企业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引导农药企业有序迁入规范化工园区内,建成国家级武汉生物农药生产基地,沙市、仙桃、宜昌有机磷农药生产基地。

2、染料行业。积极开发针对新型纤维和新型印染工艺需要的新型染料和高档印染助剂。重点发展高固色率活性染料、高档还原染料、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扩大染料中间体的生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

3、涂料行业。通过树脂高性能化、颜填料微细化、溶剂低毒化、助剂复合高效化实现涂料产品生产和使用环保化。开发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新能源等行业的功能涂料。重点发展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份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环境友好型涂料。淘汰落后涂料产品生产装备和工艺。

4、电子化学品行业。重点发展高端发光二极管(LED)封装材料、混合液晶和关键新型单体材料、偏光片及相关光学薄膜材料、彩色滤光片及相关材料、高纯电子气体和试剂、动力及储能型锂电池用隔膜材料、磷酸铁锂、钛酸锂及其它新型正负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等新型电解质、溶剂和添加剂。

5、水处理剂行业。重点发展聚丙烯酰胺等有机絮凝剂及生物絮凝剂、有机磷酸酯类阻垢剂、聚天冬氨酸钠盐及酯等新型绿色环保缓蚀剂及过氧乙酸等新型杀菌剂。

6、食品添加剂行业。重点发展食品级磷酸及磷酸盐、食品级二氧化碳、生物法番茄红素、D-核糖、糖醇类甜味剂等仿生态、安全型添加剂。

7、胶粘剂行业。重点发展改性丙烯酸酯胶、改性聚氨酯胶、改性有机硅密封胶和环氧树脂胶、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医用压敏胶及胶带等,重点是环保型脲醛胶、航空航天用胶粘剂、太阳能电池用胶粘剂、风电用胶粘剂等。

8、造纸化学品行业。重点发展废纸回收利用环保型生物酶脱墨剂、AKD中性施胶剂及改性AKD、阳离子松香施胶剂、变性淀粉纸张干增强剂、聚丙烯酰胺纸张干增强剂、高碳醇类消泡剂、新型助滤助留剂、有机絮凝剂及环保型杀菌剂。

9、塑料助剂行业。发展重点是无毒增塑剂、无卤阻燃剂、无铅热稳定剂。重点发展高碳醇酯类、柠檬酸酯类、环氧类、聚酯类和生物降解类等环保型增塑剂,钙锌系列、有机锡系列及具有我国特色的稀土等无毒、高效、多功能复合型热稳定剂,纳米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无机阻燃剂和有机磷系阻燃剂。大幅压缩氯系和溴系阻燃剂。

10、橡胶加工行业。围绕汽车、矿山等相关产业,搞好配套,形成产业规模。进一步提高子午胎生产比例,支持武汉地区、十堰地区建设大型子午线轮胎生产基地。发展具有耐热、耐寒、耐油、耐酸碱、大倾角的功能性输送管带产品。大力发展汽车橡胶零部件制品。

支撑技术:

1、氰氨法百草枯,甲叉法乙草胺等一批节能减排效果好的清洁生产新技术;2、“三废”处理高效技术及中间体清洁生产共性关键技术,提高行业清洁生产水平。3、以绿色化、高性能化、专用化和高附加值化为目标的催化技术、过程强化技术、精细加工技术、生物化工技术等;4、染料行业开发的磺化、硝化、还原、碱熔等四大反应的清洁生产技术;5、改性型、水基型、热熔型、光固化型、高固含量等新型胶粘剂产品制备技术;6、高纯试剂、高纯气体、高性能新型封装材料、高性能基板树脂、新型液晶材料等的制备技术;7、高效生物催化、生物反应分离耦合、生物反应器技术,开发生物炼制清洁生产以及末端治理技术。8、轮胎自动化生产成套技术,全新概念汽车轮胎设计和制备技术;积极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新型原材料开发和节能降耗技术。

支撑项目:

1、宜化公司2万吨吡啶及农药新产品项目。2、沙隆达公司4500吨氨基甲酸酯农药、1万吨吡啶和光气系列产品项目。3、汇达公司3000吨3-氰基吡啶系列产品项目。4、荆州天翼3万吨高回弹聚氨酯预聚体和环酸(CAC)项目。5、达雅化工1.6万吨印花糊料、助洗助滤剂项目。6、新生源公司5万吨氨基酸系列产品项目。7、楚源公司3万吨高固色率活性染料、3万吨高档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及酸性染料、3万吨纺织印染助剂、2万吨医药中间体系列、6万吨有机氯系列产品等项目。8、诺邦公司六氟磷酸锂和锂电池电解液等项目。9、远大富驰公司3000吨甲基毒死蜱、5000吨氯乙酰氯、5000吨硫磷酯、吡唑酮、左旋肉碱项目。10、径河化工2万吨橡胶助剂项目。11、中南橡胶公司千万吨级煤炭井下综合采掘提升及大型露天矿设备关键配套阻燃输送带改造项目。12、双星东风轮胎公司550万条高等级、高性能轿车子午胎扩能项目。13、风神汽车橡塑公司片材、胶管生产线扩能、25万套塑料零部件、前后保险杠、密封件生产线项目。14、湖北天鹅公司1.6万吨涂料及树脂、精细化学品项目。15、湖北固润科技公司高性能光引发剂项目。16、回天胶业高性能胶粘剂和密封胶,新建聚氨酯、有机硅、丙烯酸酯、厌氧胶、环氧树脂项目。17、湖北禾生公司100万吨橡胶改性沥青、20万吨橡胶粉项目。

(六)加快培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

充分发挥我省在有机硅、有机氟、高性能光纤填料、高性能纤维等重点化工新材料方面的技术优势,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体系,解决低端产品过剩、高端特种产品短缺问题,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发展。积极开发特种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高性能合成纤维、新一代电池材料、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等高端化工新材料产品。2017年全省高端化工新材料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发展重点:

1、发展ASA树脂、特种聚酰胺、聚醚醚酮、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等特种工程塑料。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特种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纳米合成纤维等高性能纤维,

2、发展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专用料,ABS树脂、电子级环氧树脂、尼龙工程塑料、聚甲醛、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碳酸酯等功能高分子合成材料、

3、发展合成橡胶及弹性体溶液丁苯橡胶、乙丙橡胶、(卤化)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异戊橡胶、氯丁橡胶(丁二烯路线)、丙烯酸酯橡胶、聚硫橡胶、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聚烯烃类热塑性弹性体、硫化橡胶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等。

4、提高有机硅单体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加快开发苯基、乙烯基特种有机硅单体。拓展有机硅产品的应用领域,大力开发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建设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有机硅生产基地。

5、加快开发含氟聚物、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整理剂、有机中间体、功能材料和船用特种防污涂料等含氟高端化工产品,消化初级氟化工产品过剩产能,促进产品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6、大力发展新一代电池材料。重点开发大容量正极材料、有机化合物正极材料、新型硅负极材料、LTO负极材料、新型隔膜材料等。

7、积极开发有机光伏材料、有机发光二极管关键材料(OLED)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

8、重点发展聚乳酸、生物基热固性树脂、纤维素类树脂、以生物质为原料的聚合物、天然纤维强化树脂等生物基材料。

支撑技术:

1、可熔融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和高品质含氟无机盐生产技术。2、关键中间体制备技术、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控制技术、高性能纤维原丝工程化技术、合金和复合材料相容性技术;3、特种工程塑料聚合技术;高性能工程塑料、有机硅深加工产品、碳纤维等特种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性能聚氨酯、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和特种橡胶等高技术产品生产技术。4、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PTP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热塑性嵌段共聚物(SI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等热塑性弹性体材料生产技术。

支撑项目:

1、百杰瑞公司高纯锂盐及锂电池项目。2、三新硅业高纯硅材料及精细化工项目。3、科达云石公司30万吨不饱和树脂、18万吨不饱和树脂类专用胶、7万吨环氧树脂类专用胶、3万吨/年有机硅树脂类化学品项目。4、新蓝天公司8万吨硅烷项目。5、湖北恒洹公司8000吨有机硅油、3000邻氯苯甲醛项目。6、尧治河公司磷酸铁、磷酸铁锂项目。7、湖北结欣公司有机硅项目。8、武汉新硅公司高纯四氯化硅、三氯氢硅项目。9、江汉精细公司绿色轮胎用硅烷偶联剂项目。10、湖北卓熙公司氟试剂项目。11、应城东诚公司有机硅酯、硅醚、二氯苯腈、邻(对)氯苯腈项目。12、湖北兆信公司20万吨全降解塑料项目。13、兴发集团12万吨有机硅及加工项目。14、仙桥化工10万吨有机硅单体(甲基氯硅烷)项目。15、华烁科技挠性印制板项目、无卤树脂、芳纶纱、ACF显示封装材料项目。16、武大有机硅2万吨级烷氧基硅烷、1万吨硅烷偶联剂、5000吨有机硅衍生产品项目。基材(FCCL)。17、宜化公司3000吨磷酸铁锂、1000吨六氟磷酸锂新能源材料项目。18、力诺集团600MW光伏电池片及其组件、低碳零能耗太阳能展示中心材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行业发展指导,严格行业准入条件

切实加强对全省石化行业发展指导,充分考虑资源状况、环境承载压力和区域发展阶段,实施针对特定地区的差异化产业政策,强化政策约束和激励机制,严格行业准入条件,科学论证石化项目,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二)规范化工园区建设,构建集聚发展平台

科学拟定全省石化产业布局,化工园区及石化项目的设置必须与区域功能定位相协调,化工产业发展必须兼顾社会发展。按照资源、市场、辅助工程一体化、基础和物流设施服务共享要求实现产业联合、集中和上下游一体化布局,鼓励上下游产业对接、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土地集约和“三废”集中治理。新建化工项目必须向园区聚集,现有化工企业逐步搬迁进入化工园区。以化工园区为载体建成一批各具产业特色的产业集群。重点建设武汉化工区、宜昌化学工业园、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潜江市化学工业园、黄冈化工产业园、襄樊余家湖保康工业园、老河口市精细化工工业园、葛店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园等化工园区,积极发展壮大宜昌磷化工产业集群、荆门高浓度磷复肥产业集群、潜江盐化工产业集群、孝感盐化工产业集群、石首染料及染料中间体产业集群、荆州开发区精细化工产业集群、黄冈医用化工产业集群,构筑我省石化产业发展集聚平台。

(三)推进兼并联合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优势企业以资产、资源、品牌和市场为纽带,实现跨地区、跨行业兼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与国外大型石化企业合资合作建设项目,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鄂建设高水平石化项目,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石化大型企业集团或产业联盟。鼓励发展“专、精、特、新、配”石化中小企业,加快形成大、中、小企业结构合理、产业链上下游协作配套的我省石化产业体系。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适合我省实际的落后产能退出长效机制,禁止落后产能异地转移。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技术、市场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安全隐患大、资源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企业(生产线)。

(四)完善人才引培机制,构建创新驱动增长模式

紧贴我省石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人才的高端性和前瞻性引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重点引进石化行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创业人才以及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全省重点石化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建立“产学研”技术开发中心和技术应用创新联盟,支持企业采用“三低一高”(消耗低、污染低、风险低、效益高)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现有生产技术水平,积极开发高端化工新产品,延伸产业链,以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和技术促进石化产业优化升级,构建产业创新驱动增长模式。

(五)强化节能减排,实现安全绿色发展

坚持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加快采用安全、清洁、绿色先进石化技术、工艺和设备进行节能减排升级改造,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石化企业的废水、废气、废固基本得到综合治理和回收利用。全面开展化工产业重大风险源排查和整顿,严格执行石化项目安全、环保设施建设“三同时”。

(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产品数字化改造,提高石化行业环境与安全数字化监控水平。鼓励重点石化企业围绕提高产品的智能化、高端化和服务化,大力发展在线检测、实时监控、远程诊断、在线维护和位置服务,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深化电子商务在我省石化行业的应用,鼓励石化企业与专业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对接,推进石化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物流业务的有序外包,提高物流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从而加快全省石化物流生产服务业建设。

(七)开展责任关怀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周边环境的安定、环保关呼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省石化行业大力倡导以“安全健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清洁生产”为主旨的责任关怀建设,树立“环保安全等于企业生命”的理念。石化项目建设应向社会公众公示,阐明安全环保方面的潜在危害以及应对措施,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加项目建设的透明度。加强生产管理,切实搞好企业自身形象建设,注重厂容厂貌,建设花园式工厂,营造良好和谐的发展环境。

加快推进全省建材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为加快推进建材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以先进、节能、绿色、环保的理念发展建材产业,提高资源和环境对建材产业承载力,提升我省建材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冶金等四个优势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的意见》(鄂政发[2013]29号)的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行动目标

以推动全省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全省建材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着力点,进一步改造提升水泥、平板玻璃优势传统行业,增强综合实力;高起点发展石材、建筑卫生陶瓷、非金属矿制品等优势资源型行业;着力培育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产业、无机非金属等新兴产业,努力构造全省建材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 产品结构:到2017年,新型建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值比重提高到50%;强度等级42.5及以上水泥产量比重提升至50%,玻璃深加工产品产值比重提高到60%,名优石材产量比重达到30%以上,中高档陶瓷产量达到40%以上。

2. 产业集中度:形成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0亿元,2家企业过100亿元,5家企业过50亿元;前3家水泥玻璃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到70%,70%以上的石材产业和90%以上的陶瓷产业集中在专业园区(集群)。

3. 产业规模: 2017年全省建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较2012年实现倍增。

(二)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到2017年,主要建材产品生产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比重达到97%,浮法玻璃产能比重达到100%;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研发和第二代浮法玻璃技术研发及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纯度石英玻璃、高档光学玻璃、信息功能陶瓷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三)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浮法玻璃生产线全部配套窑炉烟气脱硝、脱硫(玻璃)、余热发电等设施;建筑卫生陶瓷和墙体材料企业窑炉余热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并得到推广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生产线达到21条以上,年城市垃圾处理能力达到500万吨。2017年与2012年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18%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8%以上,固体废弃物利用量增长18%以上, 年节约标煤约8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约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减少约2万吨。

(四)“两化”深度融合。到2017年,建材骨干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主要领域、主要环节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大型企业集团实现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

二、主要任务

通过实施改造提升水泥玻璃传统优势行业、提档升级石材陶瓷等优势资源型行业、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培育壮大高端新材料产业等四大行动,推进我省建材产业转型发展,实现优化升级。

(一)改造提升水泥、玻璃等优势传统行业

1. 控制总量、优化存量。严格控制水泥玻璃产能盲目扩张,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鼓励2000t/d及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500t/d以下浮法玻璃生产线采取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的方式升级改造,鼓励城区生产线的搬迁升级改造。

2. 大力推进联合重组。支持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武汉长利、三峡新材等龙头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3. 加快延伸产业链。支持行业优势骨干龙头企业向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物流一体方向发展,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水泥制品、商品混凝土、玻璃深加工产品。

4. 促进行业绿色发展。在大中型城市周边推广普及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项目。全面普及窑炉余热发电和窑炉尾气综合治理。提高低品位矿和尾矿等资源利用水平,切实做好矿山生态、地质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工程。

水泥、商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产业

调整目标:到2017年,全省水泥产能控制在1.2亿吨,强度等级42.5及以上水泥产量比重提升至50%,基本实现水泥与水泥熟料产能平衡,前3家水泥企业水泥熟料产能占比达到70%;水泥企业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2000万立方米;骨料生产能力提高到1000万吨。全省水泥及水泥制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200亿元,其中水泥产业600亿元;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产业600亿元。

调整路径:

水泥-支持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开展兼并重组,并以等量或减量置换方式,实施一批 2000t/d及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城区水泥生产线搬迁升级技术改造。

商品混凝土?按照高起点、专业化、规模化要求,开发高质量、高性能、长寿命混凝土产品。鼓励优势水泥企业采取自建或收购等方式,扩大商品混凝土与骨料生产能力;发挥建筑企业市场优势,整合周边商品混凝土产业,扩大高性能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

水泥制品?推进建筑构件部品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提高水泥混凝土管桩品质及性能,扩大应用领域;围绕服务城镇化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大口径水泥排水管、水泥压力管生产;积极组织开展第二轮农网改造所需高质量电杆生产。

支撑项目:水泥计划总投资100亿元;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计划总投资200亿元。

其中: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等水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对2000t/d及以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升级改造,城区水泥企业搬迁升级改造等项目投资100亿元、扩大商品混凝土与骨料业务等20个项目投资100亿元;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收购、改造及新建水平混凝土搅拌站投资50亿元,其他混凝土制品项目投资50亿元。

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

调整目标:到2017年,全省浮法玻璃产能控制在8000万重量箱左右;建筑节能玻璃产能达到5000万平方米;汽车安全玻璃产能达到600万套;前3家企业浮法玻璃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用于高档建筑节能玻璃和汽车安全玻璃的优质浮法玻璃比例达到平板玻璃总产量的35%以上。玻璃深加工产值占玻璃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0%,玻璃及玻璃深加工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

调整路径:进一步淘汰落后平板玻璃产能,支持武汉长利、三峡新材等优势骨干企业采取“等量减量置换”实施对城区浮法玻璃生产线和现有厂区技术含量低的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搬迁和技术升级改造,推进生产加工一体化,提高优质平板玻璃、高端玻璃品种和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加快发展玻璃精深加工,引导玻璃深加工企业在消费地周边或平板玻璃生产地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玻璃深加工产业园;支持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向精专特方向发展。

支撑项目:平板玻璃与深加工玻璃计划总投资240亿元。

其中:长利玻璃城区搬迁升级改造项目及汉南玻璃深加工产业园投资50亿元;三峡新材高级车用本体着色玻璃项目、浮法在线低幅射节能玻璃项目及武汉玻璃深加工基地投资20亿元;南玻集团咸宁产业园投资51亿元;台玻集团武汉东西湖产业园投资10亿元,中建集团汉阳建筑节能深加工园区建设10亿元,沙洋明弘玻璃产业基地投资5亿元,福耀(湖北)玻璃、明达玻璃等企业年产300万套汽车玻璃生产线项目投资10亿元,其他深加工投资84亿元。

水泥、玻璃工业的低碳、绿色行动

行动目标:2017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浮法玻璃生产线全部配套窑炉烟气脱硝、脱硫(玻璃)、余热发电等设施,发电能力在2012年基础上提高10%以上;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综合能耗下降到95公斤标煤/吨。全省浮法玻璃综合能耗下降到16公斤标煤/重量箱。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比2012年节约标煤约80万吨、减少粉尘排放约5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减少约2万吨。基本形成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产业链,城市生活垃圾及各种有害废弃物年处置能力达到500万吨。

行动要点: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浮法玻璃生产线全面实施窑炉烟气脱硝、脱硫(玻璃)治理、余热发电等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工程,重点骨干企业建设能源中心,实施清洁生产。应用先进的废弃物预处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一体化技术,在大中型城市周边推广普及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水面漂浮物、危险废物、污染土等有害废弃物。

行动支撑:华新水泥等水泥企业新建黄冈、鄂州、咸宁、孝感、天门、荆门、襄阳、恩施等16个城市垃圾处置项目计划投资34亿元,36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烟气脱硝治理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5条新型干法水泥窑、3条浮法玻璃窑余热发电项目计划投资 5亿元,葛洲坝水泥等5个企业能源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二)提档升级石材陶瓷等优势资源型行业

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园区),把我省建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品牌、市场竞争优势,实现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灰和石膏等产业的提档升级。

1. 科学有序开发矿山资源。资源开发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坚持开发与储备并重。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地质勘查,大力推进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全面提高矿山开采技术水平,禁止对资源的无序开采和破坏性开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石材、建筑卫生陶瓷产品文化艺术内涵和中高档产品比重,提高石灰和石膏产品科技含量及新产品比例。以抓大限小和大中小专业协作为方向,支持现有骨干企业,做强做大,培育跨国跨地区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向精、专、特方向发展,鼓励骨干企业以资产、矿权、产业链为纽带,开展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3. 推进技术进步,实施清洁生产。积极推广和采用先进、成熟工艺技术,加快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减量化原则为指导,推动企业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从源头上控制“三废”排放。推动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建立企业内部或产业集群集中废水站二级处理系统,实现生产用水全部循环使用。

发展目标:到2017年,全省形成大理石板材3000万平方米、花岗石板材6000万平方米、建筑陶瓷8亿平方米、卫生陶瓷3000万件生产能力。名优石材产品占石材总产量的30%以上;中高档建筑卫生陶瓷占总产量的40%以上。形成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产业园区3个,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灰和石膏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0亿元,其中:石材产业400亿元,建筑卫生陶瓷产业300亿元,石灰和石膏产业300亿元。

发展路径:

石材工业-以“三山两园一支点”为主体,着力打造咸宁通山大理石产业集群、麻城大别山花岗石产业集群、随州大洪山鄂中石材产业集群,以及京山潭龙石材高新技术产业园、咸丰特色大理石产业园,大力发展名优石材产品;加快武汉阳逻港“中部石材集散中心”建设,使之成为辐射中部地区的大型石材加工集散基地;推广采用圆盘锯、金刚石串珠锯、链臂锯等机械化开采新工艺。

陶瓷工业-依托当阳、宜都、蕲春陶瓷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高档陶瓷产品,推广使用大型球磨机、大型喷雾干燥塔、大吨位压机、多层辊道干燥窑、多功能全自动抛光线和施釉线、机械手、自动AGV运坯车、卫生陶瓷高压注浆、计算机自动控制窑炉等智能化设备;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因地制宜地承接东部地区陶瓷产业转移,重点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产业配套能力,树立区域品牌。

石膏工业-重点发展应城和荆门石膏产业集群,发展高强石膏粉、医用石膏粉、新型石膏墙板、高强装饰板、石膏砌块、石膏粉刷材料、石膏基复合材料等。

石灰工业-推广采用节能环保型大直径回转窑,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土烧窑。

支撑项目:1、石材工业计划投资210亿元。其中通山石材产业集群投资20亿元,形成石材荒料开采能力30万立方米,大理石板材加工能力2000万平方米,石材工艺品加工能力500万件。随州石材产业集群投资30亿元,形成花岗石荒料开采能力50万立方米,花岗石板材加工能力4000万平方米,武汉阳逻港“中部石材集散中心”建设投资60亿元。建筑卫生陶瓷工业计划投资150亿元。其中当阳建筑陶瓷产业集群投资30亿元,规划建设80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形成建筑陶瓷生产能力2.5亿平方米。宜都卫生陶瓷产业集群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20条高档卫生洁具生产线,形成卫生陶瓷生产能力2600万件。

(三)加快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产业

以建筑市场为导向,改善建筑功能和推进住宅现代化为目的,满足建筑节能要求和提高建筑质量为目标,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工艺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开展节能利废,资源节约等行动,加快发展系列化、配套化、标准化的新型建材产品,大幅提高新型建材产品的应用比例,促进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行动,实现行业快速发展。

1. 加快新型建筑材料推广应用。加强部门协作,加快与建筑规程规范的衔接,构筑标准化、系列化和专业化部品体系,加大节能环保新型建材应用的推广力度。

2. 推动新型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企业协同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格局。在城镇周边合理布局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基地,支持一批产业链完整、特色鲜明、主业突出的新型房建材料工业园区发展壮大。

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现有窑炉生产线实施节能改造,推广余热利用、变频调速及内掺燃料等节能技术。鼓励综合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矿渣、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建立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和利用量。

发展目标:2017年,全省新型墙材总产量达到400亿标砖,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90%;石膏板产量达到4亿平方米;沥青和改型沥青防水卷材产量达到1亿平方米;新型防水材料占防水材料总产量比重达到95%以上。全省新型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其中:新型墙体材料产业500亿元,新型保温绝热材料产业100亿元,新型建筑防水材料100亿元,新型建筑装饰材料300亿元。

发展路径:

新型墙体材料:积极发展集防火、抗震、环保、保温、防水、降噪、装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等材料及部品,砌块、建筑板材和多功能复合一体化产品,轻质化、空心化产品,石膏板复合保温板、硅酸钙板、外装饰挂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及各类多功能复合板等产品,高强度、高孔洞率、高保温性能的烧结制品及复合保温墙体材料,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建筑一体化屋面系统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墙体,与屋顶绿化相关的屋面材料及部品。

保温绝热材料:重点发展建筑外墙用安全环保型保温材料,节能自保温型建筑墙体及材料,高速运输装备用安全型绝热材料及制品,真空隔热材料、热反射材料、相变材料等新型绝热材料,耐1300℃以上高温的绝热材料及制品。

建筑防水材料:重点发展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自粘型防水卷材、热塑性弹性体(TPO)防水卷材、种植屋面用抗根穿刺防水材料及防水保温一体化产品,柔性太阳能薄膜防水卷材,聚氨酯、聚脲类防水涂层,聚合物乳液类防水涂料和玻纤胎沥青瓦等。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重点发展环保型墙纸,环保、耐候、自洁净型建筑涂料,环保、功能型实木复合地板和强化木地板,环保型多功能门窗,防腐木材、木塑制品,耐水、耐火、高强等功能性纸面石膏板,保温、防火、耐候及涂色铝塑复合板等,着力发展安全环保型防火保温材料、节能环保型门窗和建筑墙体。

支撑项目:计划总投资600亿元。其中新型墙材工业投资300亿元,绝热保温材料投资50亿元,新型建筑防水材料投资50亿元,新型装饰装修材料投资200亿元。

其中:中建三局集工业设计、产品制造、墙体和屋面集成、物流配送及施工安装为一体的建筑部品化与建筑工业化试点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中材集团武汉建筑材料设计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建筑硅钙板、加气混凝土生产线;湖北帝豪陶瓷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建设年产6000万标砖的蒸压粉煤灰砖生产线;湖北鑫隆塑业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3.5万吨的FRLP增强复合塑料模板生产线;湖北国创高新投资2.7亿元,提高改型沥青路面新型材料生产规模;石首建筑防水材料产业集群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5000万平方米改型沥青防水卷材、5万吨建筑涂料生产项目;十堰市建设以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墙体材料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

(四)培育壮大高端新材料产业

发挥我省在特种玻璃、先进陶瓷、石墨和云母制品等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方面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新材料,开发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产品,培育壮大建材行业高端新材料产业规模,推动全省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

1. 实现新材料产业重点突破。立足我省现有新材料工业基础,加快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新材料产业优势项目和优势品种实现重大技术突破,确保在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及世界前列。

2. 培育行业龙头。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具备引领和示范效应的龙头企业,支持和壮大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广阔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发展目标:保持我省在高纯度石英玻璃、高档光学玻璃在国内领先水平,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保持信息功能陶瓷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扩大我省特种陶瓷在敏感元器件产业的应用领域。到2007年,全省建材产业高端新材料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

发展路径:

特种玻璃:重点研发平板显示玻璃(TFT/PDP/OLED),鼓励发展应用低辐射(Low-E)镀膜玻璃、涂膜玻璃、真空节能玻璃及光伏电池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TCO)超白玻璃。加快发展高纯石英粉、石英玻璃及制品,促进高纯石英管、光纤预制棒产业化。积极发展长波红外玻璃、无铅低温封接玻璃、激光玻璃等新型玻璃品种。

技术支撑:湖北省玻璃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性能石英玻璃及石英玻璃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汽车玻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光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先进陶瓷:重点突破粉体及先驱体制备、配方开发、烧制成型和精密加工等关键环节,扩大耐高温、耐磨和高稳定性结构功能一体化陶瓷生产规模。重点发展精细熔融石英陶瓷坩埚、陶瓷过滤膜和新型无毒蜂窝陶瓷脱硝催化剂等产品。积极发展超大尺寸氮化硅陶瓷、烧结碳化硅陶瓷、高频多功能压电陶瓷及超声换能用压电陶瓷。大力发展无铅绿色陶瓷材料。建立高纯陶瓷原料保障体系。

技术支撑:湖北省陶瓷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热敏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高性能复合材料:组织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原料制备、工业化生产及配套装备等共性关键问题科技攻关。加快发展碳纤维等高性能增强纤维,提高树脂性能,开发新型超大规格、特殊结构材料的一体化制备工艺,发展高速公路及高速铁路用隔音屏、风电叶片、建筑工程用专用材料、高压容器用专用材料、复合导线及杆塔等专用材料,加快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与高铁、海洋工程、节能工程、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支撑:湖北徐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园等

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建筑节能相变储能材料、电子器件散热材料、高端密封材料及特种石墨材料等方面进行高精尖技术研究,并将石墨材料研发成果转化为高附加值石墨产品,使石墨产品深加工全面步入产业化。积极发展高强、低介电、高硅氧、耐碱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大力发展连续玄武岩、氮化硼和岩棉等新型无机非金属纤维品种。稳步扩大用于汽车与高铁的高性能摩擦材料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开发高性能、系列化云母制品。

技术支撑:湖北省新型石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襄樊汇尔杰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湖北金马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枣阳摩擦材料产业集群,湖北平安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等

支撑项目:湖北新华光信息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实施高端光学材料及元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湖北省新材料产业园计划投资10亿元,形成年产1万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亿元,形成年产5000吨高纯多晶硅、160兆瓦太阳能光伏用硅片的生产能力。武汉华工新高理电子有限公司投资1.7亿元,实施新型热敏功能陶瓷器件产业化项目。中科恒达石墨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扩建黄花石墨基础材料工业园项目。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引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切实加强对方案实施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格执行安全、节能、环保、质量和土地等各项法律法规,规范行业准入,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政策导向和长效机制,为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发展腾出环境空间和市场空间。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依托,支持优势骨干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走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建材行业绿色发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全面推广使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加强行业节能管理,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建设。促进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以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为重点,开展清洁生产评价。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加快推进水泥窑和新型墙材等产业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发展循环经济。

(三)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和载体。推进一批重点企业形成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一批建材行业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推动共性技术研究及成果应用转化。围绕建筑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和关键材料品种,集中力量组织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技术攻关。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政策,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体系。很抓品牌创建,提高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含量,提升品牌的社会公认度,创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产品。

(四)推进信息化应用,促进“两化”融合

加强信息技术在建材行业的推广应用,促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控制、集中采购、企业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普遍应用。推进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管理网络化,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推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企业资源优化和管理水平提升。推进产品流通信息化,扩大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五)壮大园区(集群)规模,实现产业集聚发展

高起点规划建设各类建材产业园区,突出产业特色和产业定位,合理确定园区空间布局、功能配套等,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使建材园区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发挥比较优势,依托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和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特色鲜明、集中度高、关联性强、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结合我省现有建材行业资源、产品和产业特点,加快发展壮大石材、陶瓷、新型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

(六)加大勘探投入,优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探、快速突破”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大非金属矿地质勘探投入力度,增加资源储量,为建材产业长远发展提供稳定的资源保障。

进一步提高对建材类非金属矿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认识,重点加强水泥用石灰岩、玻璃用硅质岩(砂)、陶瓷用陶瓷土(高岭土、硅灰石、硅藻土等)、大理石、花岗石、石墨、石膏矿山的保护性开发。

加强非金属矿资源管理,引进大企业投资规模化的矿山开采。严格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安全评价的管理。严厉打击无证开采和私采乱挖行为;强制实施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先进开采技术,提高非金属矿资源利用率,坚决取缔破坏性开采的“小矿山”;鼓励研发低品位矿的采选工艺和技术,延长矿山开采期。

加快推进全省纺织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纺织产业是湖北的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也是湖北在全国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传统产业。为加快推进湖北传统优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冶金等四个优势传统产业调整改造转型升级的意见》(鄂政发[2013]29号)的精神,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行动目标

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重要支撑,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手段,紧紧抓住产业链完善、价值链重塑、聚合力强化、管理水平提升等关键环节,从推进高端产品制造、关键技术攻关、自主品牌塑造、产业集中度提升、人才工程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建设服装、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三条产业链,壮大优势骨干企业,发展特色中小企业,健全服务体系,构建高端产品引领、常规产品支撑、经济效益好、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产业体系,为建设纺织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促进纺织产业向高端环节延伸,促进纺织产业做大做实做强。力争经过5年时间的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改善,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品牌培育有较大突破,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幅提高。到2017年:

(一)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1. 产品结构: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比重由目前的70∶10∶20调整为55∶17∶28;化纤自给率提高20个百分点,面料自给率提高30个百分点;培育50家具有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2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知名品牌,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5个。

2. 产业集中度:培育销售收入过200亿元产业集群5个、过100亿元产业集群10个;过50亿元企业4家,过30亿元企业10家。

3.产业规模: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500亿元,年均递增19%,在全国的位次前移至第6位。

(二)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先进技术装备比重达到8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1.5%,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5家和30家;新产品产值率提高3个百分点。

(三)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降低3.2%,水耗年均降低4%,污水排放量年均降低3%;纺织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达到12%左右。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构筑链条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行动路径:1.棉纺织行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适度控制规模扩张,大力实施以提高“三无一精”(清花无卷、纱线无结、织布无梭、精梳纱)比重为主的技术改造,扩大非棉纤维的使用比例,重点发展高支纱、精梳纱、无接头纱和特种纱线,提高棉纱就地转化率和无梭布生产比重。2.服装行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一是重点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降低贴牌生产比重,引导企业打造有自主知识产权、较高知名度的驰(著)名商标,支持创建具有公共属性的行业品牌、区域品牌;二是打造纺织服装创意产业链,建设国内先进的服装创意产业基地,提高自主品牌文化价值,扩大品牌的美誉度、成长度。3.化纤、印染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一是突破化纤“短腿”和印染“瓶颈”制约,加快形成区域配套的产业链。充分利用80万吨乙烯工程,加快涤纶纤维产能扩张,提升粘胶纤维优势,加强化纤仿真纤维的开发研究,重点开发功能性、差别化、复合型纤维,扩大化纤的应用领域;合理布局印染行业,加快建设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 提高面料的自给率,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二是扩大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生产规模,满足农业、建筑、医疗卫生等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4.培育家纺、针织、麻纺、毛纺、丝绸等弱势行业,找准定位,向“特色化”方向发展。(1)家用纺织品行业:采用先进的织造、染整、提花、绣花设备,提高家纺行业生产能力和水平;开发生产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文化底蕴的高品质配套家纺产品,打造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文化于一体的具有自主品牌的拳头产品。(2)针织行业:加强中高档针织面料的开发及高档整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高针织服装设计开发能力。(3)麻纺织行业:形成完善的原麻品种改良、原麻种植、纺纱织布、染色整理、服装生产、出口销售的苎麻纺织产业链。(4)毛纺织行业:提升面料档次和品质,走品牌发展之路,满足高档西服、职业装和休闲装的需求;发展毛毯和毛针织制造业,变初加工为精深加工,延伸毛纱产业链。(5)丝绸行业: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加快建设鄂东、鄂西桑蚕生产及丝绸加工基地,提高桑蚕生产及丝绸深加工规模。

(纺织产业链)

行动支撑:襄阳新襄棉纺织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的20万锭纺纱及1000台高速喷气织机项目;大冶合兴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年产6万吨精梳纱项目;湖北力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6.1亿元建设的年产25万吨熔体直纺差别化化学纤维项目;嘉鱼典雅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年产2万吨棉纱和1.5万吨高档毛巾生产线项目;湖北中瑞达卫生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的年产5000吨高档水刺无纺布项目;襄阳市江南鸿达纺织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的合成聚酯纤维项目;黄石利达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建设的针织坯布、染整项目;湖北黄冈霞客环保色纺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建设的再生聚酯无染纺项目;湖北朵以服饰投资3亿元建设的年产值8亿元品牌服饰系列产品项目;山东德州东方土工布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土工布生产线项目;湖北英山梦丝家公司投资2.9亿元建设的丝绸系列产品加工基地项目。

行动目标:到2017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分别达到:化纤80万吨;纱400万吨;坯布100亿米;印染布18亿米;无纺布30万吨;服装25亿件。

专栏1:纺织子行业成长路线图

单位:亿元、%

行业?主营业务收入

2012年

2015年

2017年

年均增幅

合 计

2292

4000

5500

19%

棉纺织

855

1280

1500

13%

服装服饰鞋帽

651

1100

1650

20%

产业用纺织品

331

550

700

19%

印染

78

250

350

35%

化纤

45

120

200

35%

家纺

92

200

300

26%

针织

89

170

250

21%

麻纺织

62

130

200

26%

毛纺织

34

80

150

34%

丝绸

27

60

100

32%

其他

28

60

100

32%

(二)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扩大终端产品生产能力和提高产品附加值

行动路径:1.根据技术与市场结构变化的趋势,对重点产品深入分析,形成分类指导目录(每两年进行滚动调整)。(1)鼓励发展市场需求旺盛或潜力巨大,但存在较大供给缺口或严重依赖进口;技术开发难度较高,对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我省有一定产业基础或有可能发展的产品。(2)改造提高现有生产能力已达到相当规模,供需已经平衡或出现供给过剩,但尚有市场前景和技术生命力,在相当时期内仍适合我省发展的产品。(3)限制市场已经饱和并趋于萎缩,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或技术落后、没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淘汰禁止技术工艺落后、高能耗、物耗,以及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的产品。

专栏2:产品调整指导目录

类 别

产 品

鼓励发展的

产品目录

1.化纤原料:PTA、己内酰胺,大容量聚合切片,差别化、功能化切片

2.单线能力5万吨/年以上直接纺涤纶短纤维

3.单线能力2万吨/年以上直接纺涤纶长丝

4.符合经济规模的连续纺粘胶长丝

5.工业用化纤长丝、涤纶、锦纶、丙纶功能化、差别化纤维

6.氨纶、碳纤维、芳纶纤维等特种化学纤维及再生纤维

7.高档非织造布、产业用布

8.高档精梳无结头纱、气流纱、喷气纱

9.无梭织物

10.特种天然纤维纺织品

11.特种印染整理织物、功能性印染织物、环保印染织物

12.高仿真化纤面料

13.自主品牌服装和家纺产品

改造提高的

产品目录

1.涤纶(产品) 2.普梳纱 3.面料

4.针织品 5.贴牌服装 6.常规切片纺的化纤抽丝

7.毛麻纺 8.生丝、坯绸、绢纺、真丝绸产品

限制、淘汰禁止的产品目录

1.单线能力2万吨/年以下粘胶短纤维 2.有梭布

3.甲醛、偶氮类印染织物 4.74型染整生产线产品

2. 推进三大终端产品结构调整。(1)巩固发展衣着类。重点发展西服、男女时装、高档色织衬衫、系列牛仔服装、职业装和高档针织内衣、休闲装七大类产品,并以此为龙头,带动面料、辅料、设计、技术、工艺、品牌、广告、营销、服务等产业链诸环节的整合与配套发展。(2)提高增加家纺类。利用省内优质纱线和竹纤维、汉麻等资源,重点发展各种毛巾浴巾、床单被罩、沙发巾、餐巾、桌布和窗帘布等产品。扩大特宽幅印染生产,提高后整理水平,增加家纺产品配套缝制加工能力,形成多条中高档床品、巾被产品链。(3)优化扩大产业用品类。重点发展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汽车装饰用纺织品、宽幅高强复合型土工材料、特种功能性篷盖材料等产品,扩大纺织产品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改造提升产业用纺织品档次。

行动支撑:钟祥裕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年产1000万双运动鞋项目;武汉爱帝针纺实业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的爱帝时尚创意产业园项目;湖北东林服装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建设的年产1000万套服装生产基地项目;钟祥市金汉江纤维素有限公司金汉江工业园投资6亿元建设的年产10万吨精制棉生产线项目;武汉中绣达盛商贸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建设的汉绣文化科技产业园项目;玉沙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设的毛巾加工出口基地扩建及产品升级上档项目;枣阳市泰昌棉纺有限公司投资2.3亿元建设年产100万套美茹心牌床上用品项目。

行动目标:通过产品结构调整,逐步使我省纺织工业由棉纱、坯布等初加工为主的产品结构向深加工转变,将资源性产品优势转变为终端消费品优势。到2017年全省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比重比2012年分别提高10、6、12个百分点;化纤自给率提高20个百分点;面料自给率提高30个百分点。

(三)加快技术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科技贡献率

行动路径:1.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具有纺织产业特点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模式;引导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引进高端设计研发人才,壮大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以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为导向,推进技术创新,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2.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广泛利用材料、电子、生物工程和信息等先进技术,更新改造传统纺织产业,积极引进机电一体化、信息化、连续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装备,促进纺织产业与战略性新型产业相结合;加快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电子商务平台和在线控制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信息化集成系统、大规模定制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

专栏3 技术结构调整目录

行业

实施内容

棉纺织行业

1. 新型纤维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2. 高档色纺纱线、色织产品开发

3. 新型技术装备应用 4. 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

印染行业

1.印染清洁生产工艺 2.提高废水回用率

3.提升产品档次

化纤行业

1.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 2. 清洁生产和资源再利用

3.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及其应用 4.生物质纤维材料产业化

针织行业

1.色纱针织产品开发 2.新型针织技术装备应用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

1.医用纺织材料技术开发和应用 2.高级土工布技术开发和应用

3.汽车用纺织品技术开发和应用 4.农业用纺织品技术开发和应用

5.过滤用纺织品技术开发和应用 6.特殊装饰用纺织品技术开发和应用

7.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和应用

服装

1.服装CAD/CAM、吊挂传输系统、专用机等自动化技术装备应用;

2.服装生产工业工程(IE)开发应用和生产流程优化改造

家纺

1.安全、卫生、环保的复合型功能性家纺产品及特色家纺产品开发和生产;

2.宽幅新型无梭织机、先进的电子提花机、高筘密毛巾织机,高效节能宽幅、特宽幅家纺面料印染后整理生产线应用。

丝绸行业

1.应用自动缫丝机、倍捻机、新型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生产复合型、差别化、功能性纤维及高档丝绸面料;2.新型丝绸印染和后整理技术的应用。

麻纺织行业

1.高档麻纱与织物的生产;麻与多种纤维混纺、交织高档面料生产;2.生物脱胶、生物化学脱胶等工艺技术的生产及应用;3.苎麻牵切纺工艺开发应用。

毛纺织行业

1.采用特种动物纤维,应用新型纺纱工艺技术生产高档毛织物;

2.采用复合纺、赛络纺、紧密纺等新工艺技术生产新型纱线;

3.短纤维半精纺生产线改造。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为重点产业园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开发、信息咨询、质量检测、物流和电子商务、人才培训以及市场开发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行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与预警机制建设;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和物流体系升级改造。

信息化建设

适合行业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服装CAD/CA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制造执行系统(MES)、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等信息化技术开发和应用。

行动支撑:湖北五三七零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的10万锭紧密纺项目;老河口市国泰华纺织企业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的10万锭涡流纺纱项目;湖北汇星制衣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建设的采用高档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高档服装生产项目;咸宁市晨怡纺织有限公司投资3.21亿元建设的年产1200万米新型麻质纤维(汉麻)布技术改造项目;湖北省宇涛特种纤维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建设的年产500吨低熔点涤纶长丝、尼龙长丝产业化升级改造项目。

行动目标:到2017年行业先进技术装备比重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5个和50个;新产品产值率提高6个百分点。

(四)加快区域结构调整,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梯度产业格局

行动路径:1.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引导棉纺生产能力由中心城市向棉花主产区集中,分散布局向纺织园区集中,棉花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进印染工业园建设,形成区域配套的产业链,实现初级产品就地深加工;加强纺织服装名城、名镇建设,加快发展功能齐全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2.加快产业集群升级。以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促进产业链延伸和配套,使产业向更高层次集聚。探索产业集群中产品系列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新模式。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国内外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到对应的园区落户发展。

行动支撑:际华集团投资100亿元建设的襄阳市襄州区际华3542新四五工业园项目;湖北三六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3亿元建设的361运动服装加工园项目;武汉大陆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5亿元建设的中国品牌服装(孝感)产业园项目;襄阳市天琦工业城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的宜城市天琦工业城服装生产项目;香港精大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的正华纺织工业园项目;湖北中部轻纺服装之都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的红安中部轻纺服装之都项目;百鑫(中国)有限公司投资8亿元建设的黄梅百鑫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

行动目标:到2017年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过300亿纺织强县(市、区)4个;前十大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提高到40%以上。

(五)加快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行动路径:1.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是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管理;三是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推进企业并购与重组,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四是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支持企业开展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ERP、PDM、CRM、互联网、RFID、物联网等现代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2.全力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一是以联合兼并方式培育。积极推进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的联合兼并,实现以企业为主体的资产优化配置;二是选择优质企业培育。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品牌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大企业集团重点培育,提高其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管理和营销水平;三是以科、工、贸一体化方向培育。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加大对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激励,提高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3.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一是政策引领。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落实省政府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配套措施,引导中小(民营)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典型带动。重点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鼓励、引导中小企业朝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三是优化环境。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技术创新、投融资、人才培训和市场开拓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四是促进提升。鼓励、支持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进入产业转移园区,指导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配套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

行动支撑:大企业直通车服务,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行动目标:到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0家,过50亿元龙头企业4家,过30亿元龙头企业10家;规模以上企业70%以上完成以ERP系统为代表的管理信息化改造。

三、保障措施

(一)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

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引导纺织企业加大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对鼓励类纺织项目,继续给予支持;对限制和淘汰类纺织项目,严格控制,禁止投资;对淘汰类纺织设备,加快拆除,禁止转移。大力实施开放承接工程。制定和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鼓励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模式,重点依托已经形成特色的纺织、印染、服装工业园区,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完善产业配套,突显园区特色。支持通过委托管理、投资合作多种方式与沿海地区共建产业园区,实现产业配套和利益共享。

(二)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认真落实中央及省财政支持政策,支持纺织产业联合重组、新型纺织材料、高端纺织装备、产业用纺织品开发应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业转移、自主品牌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积极争取国家科技相关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扶持纺织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及新产品开发项目。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发展基本面较好、带动就业明显、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

(四)加大激励措施

对获得长江质量奖、中国驰名商标及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的纺织服装企业,由省政府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纺织服装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湖北纺织服装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设纺织产业公共技术创新及服务平台,从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人员培训、信息化、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整合全省纺织科研资源,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集中解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纺织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采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企业所需求的技术与管理人才;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一批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习培训基地;积极引导外出熟练劳动力回乡创业和就业;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和专业比武活动,大力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激励广大职工岗位成才,壮大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发展的文化内涵,提高职工政治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及其主管部门与当地人社部门建立人才信息互通机制,及时传递人才供求信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七)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支持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开展行业自律、落实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国际合作交流、组织境内外投资、企业培训和主办展会;支持协会、商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评选“湖北十大纺织服装品牌”及“湖北十大服装设计师”等活动。

附件:1. 产业结构调整路线图

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预测表

3. 纺织行业重点项目库


附件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预测表

类别

指 标

2015年

2017年

年均增长(%)

属性

经济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现价)

4000亿元

5500亿元

19%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现价)

1000亿元

1500亿元

18%

预期性

工业增加值率(规模以上,%)

27%

29%

?

预期性

出口总额

32亿美元

50亿美元

19%

预期性

结构调整

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纤维消费量的比重

60:15:25

55:17:28

?

预期性

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量

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

80万吨25%

110万吨

30%

5%?

预期性

内销产值比重(规模以上)

91%

92%

?

预期性

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企业

2户

4户

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产业集群

15个

30个

?

预期性

技术进步

研究与试验(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规模以上)

1.3%

1.5%

?

预期性

可持续发展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

?

16%

?

约束性

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

?

20%

?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降低

?

20%

?

约束性

纺织再生纤维利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比重

?

12%

?

预期性